80年代的南京城,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么真实 全球今热点

说到南京,每个人想到的都是那一段沉痛的回忆,经历了重大的蜕变,南京依然稳步前行,经历过了改革开放的初期,第一批新青年涌入了80年代,为这个时代注入了不一样的色彩,从不可替代的中山码头到逐渐递增的长江大桥,新青年的力量为这个时代的缩影注入了最强有力的针剂,告别了过去,迈向了全新的未来,随处可见的面孔,最后浓缩在每一张照片里

南京站


(资料图)

长江大桥

在南京还没有那么多长江大桥的时候,轮渡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,连接着江南与江北,中山码头变成了唯一的通道,轮渡上有推着自行车的,三轮车的,还有挑着扁担的,这种繁荣的“喧闹”给码头带来了无限生机

轮渡

轮渡的常客是上班族,跨越了整个江的宽度,以前五分钱的票连接了浦口码头和中山码头

码头停泊的船只

伴随着汽笛声,摆渡船还是熟悉的模样,拿着票,沿着廊道,坐着原来的位置,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久好久

蓝白相间的无轨电车,在大街上一辆接着一辆,从31路到33路,

路上的无轨电车

迎面而来的33路,有谁还记得始于哪儿,终点站在哪儿吗,每次都要穿过一个洞口,这是的电车还是双节的,坐在靠边窗户的位置上总喜欢打开窗户,感受一下风打在脸上的感觉

32路有轨电车

建康路上的32路电车,中华门火车站到下关码头,一路上承载不少远处的下海梦

1983挹江门

在32路上发生最神奇的事情就是,午夜行驶的32路无轨电车会变成汽车,因为凌晨一点会停电,减少空损电的浪费

这是多少路电车

沿街的路人

碑亭巷

八十年代的南京,因为承载了几千年的风华底蕴,大街小巷的房屋之间总会有一些塔亭的老建筑

街边的江河

南京中山陵

1926年动工,1929年建成的中山陵,免费开放又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,在现在每到节假日都是人山人海,80年代也是如此,中山陵的顶峰处,聚拢了不少的游客

灵谷塔

南京玄武湖

玄武湖的成片的假山每次都吸引了不少人,春夏时光,玩水的人特别多

明孝陵景区内,一辆公共汽车停在路旁,一群小学生聚拢在一起,准备去游览

小时候春游,不是雨花台就是玄武湖,要么中山陵,或者莫愁湖,这大概就是80年代青年的共同心声吧

游客在公园里嬉戏,这是南京鼓楼公园里的一艘龙舟。这条龙舟曾经是南京的儿童最喜欢的娱乐项目,成片的童年在这里总会留下印记,是需要南京人儿时的回忆

双龙戏珠

翻开小时候的相册,想必大多数南京人都会有一张玄武湖动物园前的合照,巨型的草龙“双龙戏珠”,在儿时看来是无比的震撼,菱洲曾经也是玄武湖最热闹的地方,藏着南京人美好的童年记忆

南京大学宿舍

南极大学南园八舍,是鼓楼校区的一栋女生宿舍楼,有过无数的别称,从“三千佳丽楼”到“女神集中营”,应该是无数男孩子驻足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吧,在楼下你等过别人,也有人等着你

1982灵谷寺

瞻园路

1983新街口

南京新街口

南京的新街口,衣服的颜色已经不再是统一的“蓝灰绿”,放眼望去人群总是熙熙攘攘的,这种热闹声会隔着几个巷口都能听到

鼓楼广场前,女孩子扎着2个小辫子。文明礼仪宣传

学雷锋,树新风

1988年,南京某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行人,自行车不再是奢侈品,大部分人家都有了它,鲜艳的衣服颜色显得格外显眼,放到现在也不过时,这就是改革开放的春风,吹拂了整个南京城,沉淀着文化底蕴,又在改革升华

卖糖葫芦的女孩

西瓜摊位

南京城一角

六朝古都,南京,2500多年的建城史,在无数文化的冲击下,过去的现在和未来变成了现在的过去和现在,人无前后眼所谓遗憾,历史的火车,刺耳的鸣笛声,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每个时代都在变换,当火车越来越近,即将远离时,这个时代也会被迭代,久久不会散去的白烟笼罩了无数的回忆,你觉得你的时代过去了吗?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信息头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